深刻评论:时代的潮流,新能源超快充电即将到来

更新时间:2019-7-2 14:37:33 浏览次数:0

由新能源车引领整个时代变革的大风暴正席卷而来,而充电设施产业作为其中的“台风眼”,尤其是最近高曝光率的大功率直流快充技术,更加受人瞩目。但目前国内市场,大功率直流快充技术到底发展如何?关于直流快充,国家政策上又有哪些扶持?市场中应用快充技术的车和桩,又有哪些新动向呢?围绕相关话题,我们来一探究竟0.60秒快速了解核心论点:●背景:电动车市场虽热度高,但车主对使用环节中的里程,充电焦虑抱怨多,消费者对快速充电的需求度高●在解决电动汽车车主使用痛点的技术路线中,相比换电,大功率直流快充在投入收益性,产业化推广及巨头动向等方面更占优势,更具发展前景。●政策上,国家对充电桩建设补贴力度继续增强,中日统一的350千瓦的大功率直流快充桩新国标即将实施,而充电桩运营商也开始着手新一代快充的示范运营。●在电动车续航里程超500公里趋势下,现行的快充技术由于实际充电效率低,消费者不买账,未来搭载700V以上的大功率快充技术的车型将成为新方向。一,解决EV车型使用痛点的主要技术路线为了让EV车使用便利性达到普通燃油车水平,缓解消费者的里程,充电焦虑,众车企一方面通过改善电池自身性能(能量密度等) ,提高整车续航里程;另一方面,从满足消费者的快速充电需求出发,在车辆补电环节落脚,于是,换电和大功率直流充电这两大技术路线便应时而生「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换电VS大功率直流充电技术路线概要换电技术,形式上有点像我们更换遥控玩具车的标准电池,即通过固定式或可移动式的换电站,为电动车提供更换电池的服务,同时在换电站集中对电池进行统一的智能存储,供电和配送管理。以国内目运的换电站为例,可在3-10分钟,实现补给续航300-500km的效果。而大功率直流快充技术,是指采用250千瓦及以上的大功率充电机对电池进行直流充电,实现在10~15分钟充满电的理想状态。目前在欧洲及日本等地区应用的大功率充电技术,充电桩充电电压达到到1000V,充电电流提升到350A,实现最大系统功率为350千瓦的充电供给,消费者只需要12分钟,就能为电动车增加300公里的续航里程。『日本大功率充电站』★换电VS大功率直流快充优劣势分析两大技术路线均能快速补充能源,解决里程,充电焦虑。但换电和大功率直流快充又各有优劣,均各自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不过从技术特征,投入的收益性,产业化推广,消费者喜好及行业巨头失败案例五个维度进行分析,换电模式综合评价相对弱势,但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如出租车,网约车等专用运营车域,仍有进步发展和探索的空间,成为该类电动车能源补充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大技术路线优,劣势分析型换电大功率直流快充(参考350千瓦)技术特征√换电过程3 〜15分钟,提升续航300~500km√只买裸车或将电池回售给运营商,消费者购车成本低√换电站集中管理电池,可最优化调节电网峰谷差,容易和电网融合(谷时充电+峰时供电)√电池闭环管理,废旧电池利用效率最高,减少污染环境隐患∙快充10〜15分钟,续航增加300公里以上×技术要求高,高电压,大电流意味着电缆载流量,横截面积的增加,而且必须加冷却→电缆重量的提升,影响消费者充电体验×消费者担忧长期使用快充,加剧电池衰减,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功率快充存在随机性,但其实对电网的冲击有限(集中化充电更好管控,而且数量相对少)投入收益性×前期建站及运营本高,营收的回报率及可持续性低√充电桩建设及运营成本相对低,且与现有充电桩建设一脉相承,避免技术路径切换成本产业化应用推广×目前EV车型电压平台,电池位置及电池规格等技术标准不同,也难统一,换电站难以兼容跨品牌各车型×电池包高压接口频繁插接,存在能量损耗,对电池系统的耐久性,安全性影响大√现行60~120千瓦直流充电桩在插头及通信已实现兼容,后续大功率直流快充推广相对容易(可用适配器,解决新老设备之间的匹配)消费者喜好×私人购车车主接受度低(参考特斯拉模型车主)√习惯于充电模式,对大功率直流快充的接受度更高巨头失败案例×海外:美国加州betterplace公司,特斯拉等×国内:国网,普天新能源,南方电网等(暂无失败案例,欧美正举起350~45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的大旗)制表:汽车之家行业频道数来源:媒体及厂商数据(√:势,:×劣势)再来看本文主角大功率充电技术,从上表五维分析态势看,虽然综合评价整体更占优势,但由于消费者在使用环节上心存顾虑,导致技术特征稍显劣势。其实追根求源,就是消费者普遍担心快充伤及电池性能的问题。然而快充对电池衰减性影响到底有多严重,未来大功率直流快充技术应用后又能否挽回消费者信心?我们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首先从使用场景上看,快充一般用来满足多数家用EV车主应急补电需求,以防止在关键时刻发生续航里程不足“掉链子”,同时又来不及使用慢充补电的尴尬。模拟推演的话,以消费者每周应急使用2-3次为例,一年下来使用100-150次左右,按照现在主流车型千次以上快充电电池衰减不足20%来看,可以高效使用7 - 10年,与燃油车使用寿命相媲美,而且考虑到EV车型并不是每周都需充电,实际高效使用寿。命或可更长2019年部分热门EV车型快充性能品牌车型上市时间快充性能快充及三电质保政策蔚来汽车es62018.12电池完整充电SOC (0→100%)次数:1200次以上(参考ES8)终身质保(电池电损达到15%,即享受质保,换电池等)※存在换电服务,方便更换电池es82017.12电池完整充电SOC( 0→100%)次数:1200小鹏汽车g32018.12电池完整充电SOC(0→100%)次数:1000次以上8年或15万公里保修体系(期间内,500次快充电损高达10%或者1000次快充电损达到20%?,享受免费更换电池等服务)威马汽车ex52018.04电池完整充电SOC(0→100%)次数:1000次8年或15万公里保修体系(期间内,电损达到20%,享受免费更换电池等服务)制表: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截止到2019年6月份车企官方公布及经销商走访数据从电池性能上看,电池衰减罪魁首是电池的过充和过放。类似于智能手机电池,长时间不用亏电过度影响待机时间,充电过久发热严重也会缩短其寿命。而千人千面,不同用车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电池的衰减。同时除了人的因素之外,电池的密度,材料,温度等同样影响充电,电池衰减速率,尤其是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控制快充的核心部件,可根据电池状况智能调整充电电流大小,防止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对电池造成损伤。而未来随着大功率直流充电技术的应用,新一代EV车型电压平台升级后,BMS的进阶就显得更为关键。不过从欧美品牌车企竞相投入的局面看,并结合技术将来进一步发展来考虑,大功率快充所面临的困难肯定会被一一破解,所以说,大功率快充技术的应用走向还是很清晰的。既然大功率直流快充更具前景,那目前国内的政策动向又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