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中国市场有何胜算?PSA管理团队七答记者问

更新时间:2019-7-13 15:07:16 浏览次数:0
相比以往,PSA更加注重与中国市场的对话。7月1日至7月5日,搜狐汽车受邀参观PSA集团法国总部,在此期间,PSA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唐唯实(Carlos Tavares),PSA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南亚区CEO兼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高恺霖(Carlos Gomes),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铁成,雪铁龙全球CEO林捷声(Linda Jackson)、标致品牌全球CEO安巴托(Jean-Philippe Imparato),以及PSA集团创新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赛车运动等多位集团高级副总裁一一出席,与媒体团探讨未来汽车产业的转型趋向,并开诚布公的交流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过往遗憾与当下坚守。(PSA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唐唯实Carlos Tavares)PSA集团管理层大规模参与中国媒体访问,这并不是第一次。不久前的上海车展,唐唯实也曾率队,在多场访谈中,再三重申中国市场对于跨国企业的战略意义,希望通过对集团规划的相应传递,由此提振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目前来看,对于雪铁龙、标致品牌重返赛道,PSA相比过去持有更足信心,而这是基于组织、产品、技术、品牌等维度协同调整后的重要结果。如何加码电气化的业态触角,怎样重塑“双品牌协同”的渠道模式,如何重树法系文化的品牌调性,对于上述疑惑,搜狐汽车精选PSA管理层的七条对话,以解企业在华规划的未来布局。(PSA发展大事件一览)1,造成PSA在华销量下滑的原因是什么?记者:加盟PSA后,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曾两度对企业成绩实现扭转,一是2014年PSA业绩实现扭亏为赢,二是收购欧宝后对该品牌实现扭亏为赢。挽救中国市场品牌销量的下滑,是否是您职业生涯的第三个关键节点?唐唯实:振兴PSA、欧宝的背景和环境,不需要跟合作伙伴达成共识,行动效率很快。而提振中国市场,情况与上述不太一样,PSA不能单方面决定合资公司的规划,期间程序较慢;此外,中国市场中,用户习惯、用户期待变化很快,在华发展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速度。亚洲业务,我们正考虑给予合资公司足够自主权以更快反应,PSA角色是否以远程宏观调控为主,我们要找到平衡点。如果在当地市场是盈利的,我们就实现了成功。记者:法系车以及PSA在中国市场销量低迷,背后原因是什么?高恺霖:一个品牌在全球每个市场表现都出色其实很难。2014年之前,PSA在中国很成功,但欧洲表现很糟糕,这一情形如今调换过来,可见全球市场发生很大变化。中国市场销售低迷,首先是环境原因,这个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其次,中国消费者需求、思维变化很快,PSA应对速度不够快,这包括了概念和车型,但过去十几个月我们正迎头赶上,推出了很多车型;最后,经销商网络也面临问题,效率不高。记者:神龙公司目前的调整和成效如何?安铁成:神龙公司目前问题是多方面的,新管理团队认识到了自身问题。神龙从1个品牌变成2个品牌,扩充到16个车型、4个工厂,规模增长很快,但内部管理体系能力并没跟上,比如供应商、经销商体系建设,内部降成本和预算管理等。全面体检之后,结果告诉我们,神龙综合能力是比较脆弱的。建立一个高效的组织,应对市场变化的高效组织非常必要,神龙公司已经开始行动。(高恺霖(右)与安铁成(左)接受媒体视频专访)2,PSA如何进一步落实本土化运作?记者:海外经验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有哪些?唐唯实:这里有很多机遇,例如在设计汽车上,可以根据中国市场需求,来进行配置、材质、内饰、信息娱乐系统的优化;传播上,我们有很好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可以宣传,中国消费者没有得到充分信息来了解我们的品牌文化,中国市场正在下滑,品牌的价值可以支持我们的产品定价;采购上,PSA已经在欧洲实现了优化,在神龙也要不断改善和推动。记者:神龙汽车未来如何针对中国市场进行调整?安铁成:东风公司不仅是神龙公司的合作伙伴,也是PSA三大股东之一,东风公司也非常愿意把神龙公司把标致、雪铁龙品牌做好,我们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做出了很多具体措施。去年,雪铁龙云逸是第一个在中国推出的智能网联系统,深受用户喜爱;标致新推出的508L车型,“L”就是专门为中国用户研发设计;同时,未来产品规划上,我们也做了丰富安排,例如每年都推出全新车型产品,E-CMP平台电动车产品也箭在弦上。高恺霖:我们对中国市场了解还是不够,未来我们会提高市场调研的投资,确保每个新产品都满足消费者期待;同时,上海研发中心要迅速回应中国消费者期待,新品要考虑生命周期因素;此外,针对市场和消费期待,要开发更具地域性的技术和产品;我们也在重组在中国的工作,加快本土人才利用,并和东风一起重塑品牌形象。记者:DS在中国市场未来有哪些具体规划?唐唯实:建立一个豪华品牌要30年。目前,DS在法国、欧洲地区实现了细分市场的领先性。DS要在欧洲足够强大,才可以在中国实现更为容易的品牌落地,中国消费者往往倾向于站稳地位的高端或奢侈品牌。3,PSA如何缓解目前中国市场的财务困局?记者:集团财务和盈利标准是否限制了中国市场的改革?安铁成:神龙公司面临市场压力和经销商经营的压力,目前确实很艰难。未来,股东双方将致力于把经营恢复到正常的模式,并调整经营管理团队,现在已经启动一项3年的行动计划,包括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调整和及时推出新产品、降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上。目前神龙财务指标很健康,“节流”上做了大量工作后,我们看到了很好的效果。未来,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实现营销突破,品牌、渠道、定位、产品上我们也做了准备。神龙公司重回赛道的决心从来没改变。今年晚些时候,我们会跟大家分享具体的行动计划。记者:此前来看,PSA在华合资公司效率较低,您对于目前组织架构调整满意?去年财务表现上,中国市场出现36亿元亏损,今年是否会收窄?唐唯实:汽车产业中确实要作出很多努力,但最终结果才是对企业效益的考量,机构组织只是提高效率的工具。对于神龙,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否满足消费者需要、能否提高现金流、提高市场占有率。记者:中国市场新的盈利增长点有哪些?唐唯实:在中国,我们也在增加零部件的业务,这是最近盈利较高的项目,我们还会继续引入售后业务。(“雪铁龙之家”展厅)4,中国的销售渠道如何重塑?记者:“渠道下沉”还是合资品牌扩充增量的有效措施吗?未来的PSA中国的消费者是谁?高恺霖:在欧洲,PSA占有率达到17-18%的市场份额,但中国渗透率不够。曾经,我们也说过要渠道下沉,向五六线城市拓展,但我们的品牌定位还是偏高端化,未来希望能在一到三线市场继续深耕。同时,下沉市场的竞争对手可能更有价格竞争力,这并不是PSA的优势。所以重点还是在一到三线市场来。记者:目前PSA在中国经销商的整体状况是怎样的?未来改善经销商网络的具体计划是什么?安铁成:车市整体下滑大环境下,汽车品牌将面临很多挑战,神龙可能面临更大挑战。两周前,我到河南做了一次市场调研,与标致、雪铁龙十几家经销商做出交流,虽然面临下行压力,但他们对品牌忠诚度依然很高。神龙非常重视合作伙伴关系,会从培训、融资、辅导提供很多帮助,同时也调整管理和考核政策,以此适应竞争需要。例如,目前双品牌库存总量和结构在整个行业中表现较好,健康度和活力的提升也是重中之重。高恺霖:国内汽车市场下滑,让汽车销售网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神龙公司为支持网络渠道应对挑战,改善经营,提升健康度和活力,更好地为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双品牌保有客户、潜在客户提供服务,将在有已布局部分双品牌网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双品牌协同”的渠道模式。第一,通过双品牌协同,保持和提高两个品牌的可见度和覆盖率,更高效,便捷地服务客户。第二,通过双品牌协同,采取共用售后车间等举措降低成本,支撑网点经营改善,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第三,双品牌协同之后,终端网点的外部和展厅内部,仍然会保持各自独特的品牌调性和形象,并强化品牌文化氛围,为客户提供良好体验。记者:如何解决目前经销商亏损问题,多长时间会有改观?安铁成:零售与批发的政策捆绑,这在汽车销售中较为常见,这带来很多弊端。第一件事情,神龙将以终端交付为导向,为经销商减负,而不是压库;第二,我们已经和东风、PSA成立了金融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为渠道提供帮助;第三,产品上市时做好价格管理,精准定位避免促销,5008、天逸以及508L三款产品的定价,让价格管理得到了改善。此外,我们对现有经销商逐级分析,施行“一店一策”;同时,建立用户快速的反馈机制,VOC让客户声音实时反馈到品牌,由此改进消费口碑。高恺霖:定价对于品牌盈利、经销商盈利也非常重要。定价策略低,相比竞品将会影响我们的产品印象;但定价策略过高,这也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消费者也不会认可。过去,股东双方对终端定价确有分歧,但去年已经达成共识,目前定价策略处在合资品牌的价格中流。5,如何延展“四化”布局?记者:请介绍一下PSA集团电动化战略?Carla Gohin(PSA集团首席科技官):两款新能源平台以更为灵活、柔性的车型产销,将成为PSA技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端C级车型和D级车型,将依托EMP2平台落地,纯电以及插混动力将成为该平台的路线模式,其中插混动力车型将在2019年率先登录欧洲市场,随后引入中国;E-CMP平台由PSA与东风集团联合研发,其将负责纯电动B级产品、入门级C级车型的生产工作,产品将在2019年于欧洲和中国市场实现同步推出。产品节奏上,2019年,PSA旗下品牌推出的新产品,均将搭载电气化车型版本供市场选择;而至2021年,电动车型数量将扩充至15款;时间截至2025年,PSA集团旗下的每款车型均会提供电动或混动版本,实现100%电气化覆盖。记者:PSA在中国市场的电气化节奏如何?安铁成:“四化”是企业与行业的共识,神龙也在新能源上做了全新布局,今年年底见会推出合资品牌首款电动汽车e-2008,基于E-CMP平台,明年也会陆续推出PHEV和纯电动的汽车。未来,神龙所有新车都会有新能源版本,且各个品牌会在市场上扮演不同角色。高恺霖:我们也以更加理性和柔性的方式改善了电气化生产,比如同品牌可提供燃油版、混动版、插电混动版车型,这降低了成本投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3个品牌(富康(参数|图片)、标致和雪铁龙)都会推出混动和纯电版本产品,很快508L、天逸的电动版就会与消费者见面。记者:为何选此时间点进入中国市场?唐唯实:电气化市场的挑战,中国和欧洲面临的情况是一样的,而且欧洲挑战更大,2020、2025、2030年排放法规更严苛。由此,我们要加速技术相关的研发工作,例如新技术认证、动力总成、电池技术认证、技术做到最好;同时,要加强经销商培训、优化与顾客的互动,主张产品的舒适、和里程的性能。我们不是为了卖电动车而卖,而是有盈利、可持续、未来可行,确保企业发展可持续。记者:我们在出行领域如何布局?唐唯实:在出行方面建立了专门的业务单元,推出了Free2Move品牌,目前在巴黎、马德里、武汉、深圳都推出了出行服务。我们在武汉的业务叫“Free2Move 易微享”我们布局时要注重质量,出行服务要想实现盈利,要依据当地政策、使用效率,找到城市适合的运营模式。记者:我们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上有何规划?Carla Gohin:车联网领域,PSA与华为展开物联网(IoT)平台的技术合作,来为网联车辆构建CVMP平台,DS7(参数|图片) Crossback是基于该平台打造的第一款车辆,未来新服务还将延展至汽车远程诊断、OTA无线软件更新等领域。C-V2X上,PSA也正对5G技术做以产品落地,未来将在无锡开展相应产品能力的验证工作。智能驾驶领域,PSA也于今年着手体系化的布建工作,并围绕两个路线图开展后续产品的技术落地。L3级智能驾驶之前,PSA将在配件控制上,加大成本的把控工作,以更具性价比能力的个人产品推广,由此优化出行消费。例如,DS7 Crossback的亮相意味着PSA已具备L2级智能驾驶能力,但基于L3级及更高级别配件成本的提升,PSA认为个人用车或将不会成为产品使用的主要场景。其二,从L3级开始,PSA将侧重共享出行场景下的智能驾驶研发工作。在技术成本尚未摊薄的情况下,基于自动驾驶成本和消费者购买的因素,随着L4级和L5级驾驶能力的攻坚落地,PSA认为在共享出行场景下,自动驾驶才将得以充分的发挥技术能力。其中,PSA集团在2016年第六大品牌“Free2move”的推出,将成为未来出行方案的重要补充渠道。(法国标致博物馆)6,PSA如何重塑品牌形象?记者:未来我们何如做好品牌?安铁成:品牌定位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PSA旗下品牌的品牌意义,包括品牌历史、造型设计、品牌价值等,品牌力提升未来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要打造专业的团队,去年双品牌办公地点和队伍已经进行了重新建设;第二,要对品牌进行持续性的投入,从去年下半年,神龙已经对两个品牌定位进行重新梳理,“雪铁龙100年”这是品牌认知度提升的重要活动;第三,未来品牌传播要注重精准和创新。高恺霖:PSA在中国并不是因为“法国品牌”业绩才不尽人意,PSA的品牌文化是一个优势。7,如何定义跨国企业?记者:此前PSA一直被诟病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只是一个欧洲本土的公司,那么PSA的全球化路径如何走?唐唯实:目前,PSA盈利重点在于欧洲市场,我们要利用欧洲的良好形式,帮助集团走向全球,包括标致重回美国、欧宝重回俄罗斯、雪铁龙重回印度,目前正在准备投放第一批产品。但我们不急于求成,这是对未来的投资。当世界各大洲都有我们的品牌,PSA就会成为真正的全球企业。但是,PSA并不是为了全球化而全球化,我们不能分散资源,规模是目的之一,但本质是要让消费者满意、并且具备盈利性。记者:之前您表露了一些并购其他企业的想法,那么目前是有相应计划?唐唯实:集团并购的定位很简单,是实现最大化盈利,有机遇不会回避,但要视企业的健康财务情况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