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之下,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转型?

更新时间:2020-4-4 13:15:59 浏览次数:0

中国汽车新闻网讯 2017年6月7日至8日,以变革创新与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第八届全球汽车论坛在重庆召开。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市场的汽车需求量都正在接近饱和,传统汽车产业正迈向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变革之路。本届论坛汇集了中外重量级嘉宾,就汽车行业当前的机遇与未来发展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作为全球汽车论坛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汽车新闻网将在重庆现场,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会议报道。

在论坛的第一天,进行了一场有关汽车零部件在成熟市场中盈利性增长战略的头脑风暴。

德纳控股公司轻型车传动系集团总裁Bob Pyle、德尔福中国区总裁杨晓明、法雷奥集团中国总裁毕诺作为嘉宾参与讨论,伦敦亚洲汽车信息机构董事总经理Ashvin Chotai主持了这场分论坛讨论。

中国汽车市场增速的放缓,对产能过剩的忧虑以及利润不断下降,使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同时,他们还要投巨资开发新技术以满足来自消费者、市场竞争和法规方面的要求。

那么,新的市场环境下,对于占据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第一梯队的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在努力争取一席之地的同时,面临着哪些技术挑战?未来中国的汽车市场将如何发展?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关系或将发生哪些变化?

2016年,在中国市场上增速均在10%左右的德纳、德尔福、法雷奥三家零部件公司代表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5年变化超越50年

与会嘉宾坦言,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变化和挑战。

德尔福中国区总裁杨晓明

杨晓明表示,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种种变化提示着零部件企业,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地进行一个复杂的变更。为了赶上变更的速度,如果没有新的对策,一些从业者如果不进步,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他说,中国汽车行业最近五年的变化,超出了过去50年的变化积累过程,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成熟市场。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电子、电动汽车以及互联方面的要求已远远领先世界水平。中国节能排放法规、汽车行业监管条例也在不断完善、升级。而且,中国汽车行业的参与者已不仅仅限于主机厂,纯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及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入到汽车研发与制造过程中。自动驾驶、大数据的采集,以及汽车车载通讯技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都说明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复杂的变化着。

毕诺则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着电气化、自动驾驶和新服务三个巨大的革命。

德纳控股公司轻型车传动系集团总裁Bob Pyle

虽然从2009年开始,一些地区的汽车产量在下降,但是中国汽车的汽车产量仍在增加,Bob Pyle认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应该重新思考一下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因为产能过剩涉及到全球汽车行业的零部件配置,同时,产能过剩也必须考虑库存风险。

投资赢取未来

面对汽车市场的快速变化,与会嘉宾纷纷表示:转型势在必行。

德尔福就进行了多方面转型,以迎接中国汽车产业的大变革。杨晓明介绍,首先,德尔福用投资继续促进业务增长。他们集中精力在安全、环保、互联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同时,他们继续扩大与行业领军企业如互联网企业、先进自动驾驶领军企业的合作。总之,德尔福正在不断增大软件、数据服务方面的投资,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其次,在精简生产成本方面,德尔福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转型。如不断调整生产基地规模,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不断地优化和调整。再如,大量增加自动化生产能力和机械手的采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缓劳动力的成本和生产资料的成本带来的压力。

杨晓明坦言,德尔福实现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在新环境下持续不断地创新,这也是德尔福不断地吸引众多客户的主要原因之一。

法雷奥集团中国总裁毕诺

未来世界需要中国的创新,毕诺表示,中国市场对新技术的尝试意愿高于其他市场。毕诺坦言,法雷奥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取得全球的业绩增长源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他说,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代表全球50%的经济的增长,中国汽车市场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毕诺介绍说,他们OEM收入的11%都用于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而法雷奥也有很多的专利。他们在中国有3000名工程师。另外,中国也是充满了创新,未来的汽车行业毫无疑问需要依赖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发明和创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大力投资于中国市场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