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思|全球未来汽车下一步?中国探索求解中

更新时间:2021-4-18 9:40:24 浏览次数:0

随着全球产业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11月10-12日,中国新能源汽车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2017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暨国际展览会,即将在杭州G20峰会场地杭州国际展览中心盛大举行。

2017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暨国际展览会主题是:智能网联时代的汽车与出行变革。主办方称,本次论坛是推动出行产业跨界融合及汽车产业战略升级,支持国内企业在无人驾驶、智能网联这次大变革中抢占先机,形成自主技术,加快构建竞争优势。本次大会专注于未来出行产业的跨界融合和创新科技。

何为未来出行?就是重点围绕智慧城市背景下的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体和主要交通工具的出行产业生态,体现汽车产业与信息化产业的高度融合,充分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商业和新业态。

人类文明始终沿着通信媒介、能源及运输方式三条主线发展,每当三条主线上的技术发明两两交织时都会催生伟大的产品并带来生活方式的变革。蒸汽火车的发明,把能源(煤炭)和运输方式第一次交织在一起,开始了以英国为主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内燃机汽车的发明,使能源(石油)和运输方式第二次交织,产生了以美国和德国为主导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受到当时储能技术和充电技术的限制,电力文明与汽车文明擦肩而过。

当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开始显现时,传统汽车已经过130年的发展,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问题,发展碰到了瓶颈,人类开始将目光转到清洁能源。长江汽车董事长曹忠认为,互联网、清洁能源、汽车的首次交织将沉睡将近一个世纪的纯电动汽车唤醒成为引领新产业革命的产品。

中国虽然与前两次产业革命失之交臂,但有幸搭上全球第三次制造业转移的末班车,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积累,拥有了成熟的工业体系。同时坐拥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最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环境,因此电动汽车带来的百年机遇首先是全球的,但对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应该全力以赴,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

越来越多的预测正渐成事实。未来中国城市格局正在形成:北京的调控+上海的金融运作+深圳的智能科技+杭州的电子商务;PC互联网解决信息对称,移动互联网解决效率对接,未来的物联网需要解决万物互联;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好的广告能自发传播,而未来最好的广告一定产品本身,最好的产品也一定具备广告效应;今后是没有粉丝就没有发言权,未来就是影响力和号召力之争,核心粉丝的瞬间联动是未来商业的引力波。

中国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汽车产品的形态正在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化和网联方向发展,汽车正在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汽车生产从过去的大批量、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向互联协作的智能化制造体系演变,包括个性化的定制生产模式,可能成为未来的趋势。

研究认为,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杭等一线或新一线大都市不同,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挪威、丹麦、荷兰、智利、澳洲等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集中在非首都、非大城市而在偏远的中小城镇,他们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思路是: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及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高科技,储能。这会不是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和下一步,将直接关系这个新兴的战略性产业的前途与命运。(黄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