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出现了最糟糕的起步,但2020年的汽车市场并没有糟糕的尾巴。

更新时间:2021-4-18 10:18:19 浏览次数:0

中国汽车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12.6%,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自4月份以来实现了8个月的正增长。今年1月至11月,中国汽车市场累计销量达到2247万辆,同比下降2.9%。中国汽车协会执行副会长傅炳峰表示,今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将超过2500万辆,尽管仍比去年同期下降2%,但远高于去年年中的预期。

出人意料,难以置信……这是最近在与同行谈论汽车市场复苏时听到的最常见的话。显然,这些起起落落的起伏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因此,今年总结起来可能还有点早,但毫无疑问,v型反弹无疑将成为整个2020年汽车市场的关键词汇。

01名带头反弹的独立领袖

虽然在一开始的不利背景下,各大汽车公司的表现参差不齐,有些人失望地离开市场,另一些人则逆势而行,但令人欣慰的是,自4月以来,几家处于独立领袖地位的汽车公司基本上恢复了正增长,这也导致了整个汽车市场的逐步复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表现应该是长安、吉利、长城这三家汽车公司。

首先,让我们谈谈长安汽车,作为一个前独立品牌,长安汽车过去两年的情况可以说是比较尴尬的,尤其是合资企业行业的低迷严重影响了长安汽车的整体业绩,并遭受了公司2019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幸运的是,面对一群人对落后的疑虑,长安汽车(Changan Motor)的竞争力足以在一系列有效的自助措施之后,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逐渐从谷底恢复过来。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其独立部门仍保持强劲的复苏趋势,长安福特(Changan Ford)、长安马自达(Changan Mazda)两家大型合资企业也出现了复苏迹象。

根据官方数据,今年前11个月,长安汽车销量为180.3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15.3%,仅剩一个月的销量就超过了全年。到目前为止,长安汽车不仅在日益复杂的市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巩固了汽车行业领先者的地位,还接近了第三次创新和创业的战略目标。

与长安汽车不同,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近年来表现相对稳定,销量也保持稳步上升趋势。无论吉利是第一个生产和销售1000万辆乘用车的中国品牌,还是哈佛大学连续90个月获得SUV月度销售冠军,这足以让人羡慕。

面对疫情的影响,两家汽车公司也交出了非常好的报告卡。今年前11个月,吉利售出了116万辆汽车,比前11个月的年销售目标132万辆少了154000辆,长城在头11个月售出了961000辆汽车,仅比11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少了139000辆。显然,实现这些目标是毫无疑问的。

值得一提的是,就11月份的销量而言,吉利与长城之间的差距只有5000多倍,再加上同样强大的长安独立品牌,独立汽车公司的年终销售冲刺似乎将比往年更加激烈。

02高档豪华车市场

也许更令人意外的是,豪华车市场的销售反弹比其自己和普通合资企业更强劲,在行业低迷和流行病的共同影响下,今年前11个月的销量同比增长11%。

看到这里,有些人会想到近年来被提到的后流行病时代的消费升级或报复性消费的话题,但同时也有另一个声音:疫情过后,失业、减薪,我在哪里能拿到剩下的食物呢?

很明显,事实证明,疫情加剧了消费人群的分化,对普通民众和家庭产生了巨大影响,消费自然受到抑制,但高净值收入群体的影响却远远小于其他群体,相反,疫情的出现促使他们提前刺激部分汽车交换需求,也导致豪华轿车市场迅速复苏。

以bba为例,仅在今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就向中国客户交付了346000辆新车,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1.6%;宝马集团(BMW Group)交付了329000辆汽车,第二季度增长了近20%;一汽-大众奥迪(Volkswagen Audi)在头6个月售出了302000辆新车,仅比去年减少了大约1万辆。

当然,豪华车市场销售的增长离不开终端销售价格的急剧下跌,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普通合资品牌甚至独立品牌的市场空间,使许多过去无法达到奢侈品牌的消费者成为了豪华车的潜在消费者。

不仅如此,近年来各大奢侈品牌都在加快本地化步伐。例如,宝马在3系、5系和X3等国产车型的基础上,去年推出了另一款入门级的SUV产品x2。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华晨宝马铁溪工厂的ix 3正式上市,按照计划,国产X5也将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除了一流的bba之外,由于国内车型比例更高,凯迪拉克的市场份额迅速提高。11月份凯迪拉克销量达到24307辆的新高,同比增长45%,成为二线豪华品牌的领先者。

例如,林肯在中国的销售额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两款国产车型--冒险家和飞行员--相继登陆,并连续4个月创下月度销售纪录。不久的将来,领航员也将在中国上市,人们相信,他们的总体销量将进一步增长。

毫无疑问,V字形反弹背后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另一个积极变化,无论是独立品牌的持续上升趋势,还是奢侈品牌贴现率和本土化程度的提高,最终的受益者都是消费者。谁不想买一种质量更高、技术更可靠、价格更实惠、更体面的车型?